【戲劇分享】隱形少數族群的童年——《鬼妹》
在現今世代,身份認同意味著什麽?
她,出生在英國,親生父母是廣東人,卻在英國白人家庭成長。英國人、中國人、英籍華人……到底哪一個身份才是她的歸屬?
在一個潮濕悶熱的十月天,
一家中餐外賣店裏
一個決定:
一個女人將帶走另一個女人的孩子。
她原本以為自己是來買炒面,
但最後她得到的卻是一個嬰孩。
六個月後,
從醫院頂樓
被一個名叫Janice的女人和一個名叫Phil的男人
抱走並帶回家的
那個在襁褓中的女嬰——
我
這是一個根據個人故事而改編的劇作。劇場創作人Jennifer Tang以自身經歷出發,旨在探索作為英國人和中國人意味著什麽,什麽是個人和國族身份,並為英國的隱形少數族群發聲。
新元素 反主流
這部劇透過不同的媒介,帶觀眾重臨主人翁的回憶。當中的東方元素及廣東話的運用,令華人觀眾倍感親切的同時,亦為西方觀眾帶來刺激。
而在主人翁不斷被人質問身分、親生父母的介入對於成長家庭的衝擊、膚色血緣與成長家族的矛盾,這一切都令人深思家庭的忠誠、文化矛盾以及個人身份和社會認同之間的關係。
小劇作 大意義
身份認同在流動性大的現今世代,漸漸受到關注。有不少移民會在被問到從哪裏來時,感到不知所措?出生地、成長地、居住地,哪一個才是他的歸屬?
導演Jennifer Tang:「《鬼妹》的出發點是明確地講述英國華人的經歷,但這不只是一個為英國華人觀眾而作的故事,它也是關於英國性及其在這個動蕩的時期意義。任何在世上掙扎如何自處,並疑惑何謂歸屬的人,也會從這個故事中找到共鳴。」
身份認同不應由別人去界定,而是來自自己的意識。你又會用哪個身份形容自己?
《Ghost Girl // Gwei Mui 鬼妹》
1月22日至2月9日
7:15 – 8:15 PM
Camden People’s Theatre
了解更多:https://www.cptheatre.co.uk/production/ghost-girl-gwei-mui/
圖/ 來自官方圖片